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酒饼叶

酒饼叶

《中药大辞典》:酒饼叶

药材名称酒饼叶

拼音Jiǔ Bǐnɡ Yè

别名橘叶(《岭南采药录》),狗牙花(《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校(《陆川本草》),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南宁市药物志》),串珠酒饼叶、串珠(《广东中药》Ⅱ),鸡爪藤(《中国经济植物志》),鸡爪风(《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藤状灌木。枝粗糙,有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叶互生,薄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4厘米,秃净,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浑圆,全缘,上面光亮,下面粉绿色。花黄白色,生于长2~4厘米的花柄上,与叶对生或近对生;萼片3,卵圆形,长3~5毫米,外被小柔毛;花瓣6,2列,外轮大于内轮,矩圆形斌矩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钝,外被小柔毛;雄蕊多数,楔形,药室线形,外向,花丝粗大,肉质。果实串珠状,长2~5厘米。种子圆球形,长约5毫米。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及海滨的疏林中或灌木间,分布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叶多破碎,薄革质,上面光亮,绿色或浅棕绿色,下面较浅,为灰色或灰绿色,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4厘米,秃净,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浑圆,全缘,具短柄。味淡,气微。

性味苦辛,温。

①《岭南采药录》:"味苦涩,有小毒。"

②《陆川本草》:"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

①《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癞烂脚,捣敷脚趾湿烂。去风邪,祛瘀生新。"

②《陆川本草》:"止痛,截疟,杀疥癣虫。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寒疟,汗斑,疥癣。"

③《广东中药》Ⅱ:"化湿,祛风,行气。内服消水肿,止咳;外用止风疹痒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伤骨痛皮肿:酒饼叶捣烂,下铁锅炒至将焦,即入好酒煮沸,取酒饮之;以其渣敷伤处。(《岭南采药录》)

②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肾炎水肿,支气管炎:干酒饼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酒饼叶

药材名称酒饼叶

拼音Jiǔ Bǐ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Desmos

别名山桔叶、串珠酒饼叶、假酒饼叶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s chinensis Lour.[D.cochinchinensis sensu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3m。枝粗糙,有纵条纹或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单叶互生;叶片长圆形或圆形,长4-13cm,宽2-5cm,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花单朵与叶互生或对生,黄绿色,下垂;花梗长2-5.5cm;萼片3,卵圆形,长3-5mm;花瓣6,2轮,外轮比内轮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2cm;雄蕊多数,药隔先端截形;心皮多数,柱头2裂。果实伸长,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长2-5cm,聚生于果梗上,子房柄明显。种子球形,直径约5mm。花期夏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荒野、路边以及山谷、沟边等地。

资源分布:分布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叶稍卷曲或破碎,灰绿色至灰黄色。完整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长4-13cm,宽2-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叶柄长约5mm。薄革质而脆。气微,味苦。

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部分细胞较大,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含细小簇晶;非腺毛2(-3)细胞,长100-130μm,直径约12μm,先端细胞长,胞腔常含黄色物质;气孔平轴式。

鉴别取本品粗粉3g,加适量乙醇,置水浴中温浸1h,滤过。滤液适当浓缩,用石油醚萃取2次,取脱脂后滤液1ml,滴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橘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苦辛;温;有小毒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化瘀止痛,健脾和胃,截疟杀虫。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伤骨痛皮肿:酒饼叶捣烂,下铁锅炒至将焦,即入好酒煮沸,取酒饮之;以其渣敷伤处。(《岭南采药录》)②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肾炎水肿,支气管炎:干酒饼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癞烂脚,捣敷脚趾湿烂。去风邪,祛瘀生新。

2.《陆川本草》:止痛,截疟,杀疥癣虫。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寒疟,汗斑,疥癣。

3.《广东中药》Ⅱ:化湿,祛风,行气。内服消水肿,止咳;外用止风疹痒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豆柴

    药材名称小豆柴拼音Xiǎo Dòu Chái别名小米柴、亮子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onia villosa (wall. Ex C.B.Clarke

  • 猕猴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猕猴桃药材名称猕猴桃拼音Mí Hóu Táo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

  •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药材名称栗花拼音Lì Hu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花。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②《四川中药志》:&q

  • 丁香蓼根

    药材名称丁香蓼根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 Gēn英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prost

  • 棒棒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棒棒木药材名称棒棒木拼音Bànɡ Bànɡ Mù别名棒棒树、棒子木、棒子树、黑弹木、黑弹树、朴树、木黄瓜树、白麻子、白麻树来源榆科朴树属植物小叶补Ce

  • 荜澄茄

    《中国药典》:荜澄茄药材名称荜澄茄拼音Bì Chénɡ Qié英文名FRUCTUS LITSEAE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

  • 黄花远志

    药材名称黄花远志拼音Huánɡ Huā Yuǎn Zhì别名黄金卵、吊吊黄、黄花鸡骨(《江西草药》),鸡根、小荷苞、鸡肚子果、荷苞山桂花(《云南中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远

  • 树头芭蕉

    药材名称树头芭蕉别名大树头芭蕉、轨吞[傣语]、野芭蕉来源芭蕉科树头芭蕉Ensete wilsonii (Tutch.) E. E. Cheesm.,以全株入药。原形态树头芭蕉为生长在大树桠杈上或大树椿

  • 石楠叶

    药材名称石楠叶拼音Shí Nán Yè英文名Folium Photiniae别名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

  • 铁力木

    药材名称铁力木拼音Tiě Lì Mù别名石盐、铁棱、埋摸郎。出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载有铁力木,云:"《广西通志》: 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纹理坚致,藤容出。案《峤南琐记》谓:木力仅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