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温次于热,清次于寒。即偏于温热的病证,应用清凉的方药治疗。
见《外科全生集》。即壁钱幕,详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罗氏会约医镜》卷七:“声喑之症,虽兼五脏,而于心、肝、肾三经为重。又须知其虚实治之,乃为上工。”该书把声喑病因分为:感于风寒,火衰喉痛,喉虚火炎,喉毒溃烂,梅毒喉烂,肺经实火,肝逆,劳瘵,
与冷灸相对而言,称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等。
书名。4卷(又有12卷本,内容相同)。明·陈实功撰。刊于1617年。全书共分157篇。卷1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调理及痈疽图形等15篇;卷2~4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痔疮、鱼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
出《外科备要》卷中。即蝼蛄疖。破后形似蝼蛄串穴,故名。详蝼蛄疖。
中医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至三寸,钢铁制作。用于穿刺切割等(见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