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证治百问

证治百问

书名。又名《证治石镜录》。4卷。清·刘默撰。原书名《青瑶疑问》,系据刘默和他的学生问答医理加以记录整理而成。1673年始由石楷等校刊,改为今名。书中对于中风、中寒等62种内科杂病的病因与治法用问答体裁作了探讨,内容比较实用(实际并未限于百问)。1753年,林开燧将此书略加改编补充,易名《(林氏)活人录汇编》。此后又有名为《活人方》、《活人方汇编》者,都是后者的复刻本。

猜你喜欢

  • 脚踏莲花生

    见亟斋居士《保生篇》。即倒产。详该条。

  • 左右配穴法

    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 胆胀

    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医醇賸义·胀》:“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血皆少,为清静之腑,寒气干之,故胁痛口苦;气郁不舒,故善太息也。当轻扬和解,后

  • 摄生总要

    丛书。明洪基辑。收有《摄生秘剖》4卷,《陈希夷房中玄机中萃纂要》(又名《房中奇术》)2卷,及《精订摄生种子秘剖》2卷。后附“继嗣珍宝”、“金精直指”,以介绍嗣育、房中内容为主。现存光绪三十一年(190

  • 杨珣(xún 询)

    【介绍】:明代医家。陕西人。曾在太医院任职,读医书较多。著有《伤寒撮要》(已佚)、《针灸详说》、《针灸集书》等书。

  • 四肢热

    症名。出《素问·逆调论》。多因阴气虚,阳气盛,或复有风寒外束所致。《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芪建中汤。”《证治汇补·发热章》:“四肢蒸灼如火

  • 太泉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太渊,见该条。

  • 顺生丹

    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即催生丹。见该条。

  • 青刚皮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 随军茶

    出《救荒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