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
出《涌幢小品》。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舌鉴总论条。
①见《江苏药材志》。为罗勒之别名。②出《唐瑶经验方》。为佩兰之别名。各详该条。③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辟汗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苑方》。即桦木皮,详该条。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证名。指肝受寒邪所致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肝中寒之状,其人洒洒恶寒
【介绍】:元末针灸医家。字瑞庵。兰溪(今属浙江)人。名医王开之子,承父业,精针灸,屡游三吴,医名大振。与父合注窦汉卿《铜人针灸密语》。又撰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卷,记述经验取穴效方,并编为歌括。文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喉咙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