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古人解、骱通用。同节骱,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即关节,详该条。
书名。2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着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者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
指按压体表时所发现的疼痛部位。针灸取穴都非常注重感应。《内经》所说的“按之应手而痛”就是这个意思。压痛反应点作为穴位使用称阿是穴。渗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押手法之一。是以右手持针柄,左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部,露出针尖少许,协同右手用力将针刺入穴位的押手方法。适于长针进针。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即荷包花,详该条。
病名。出《秘传外科方》卷九。即中发背,见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樟木,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