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筋骨草

筋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筋骨草

药材名称筋骨草

拼音Jīn Gǔ Cǎo

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疮小草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

来源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春、夏、秋均可采集,晒干或鲜用。

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品一两,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用治热疖痈肿等症,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2)筋骨草别名叫白毛夏枯草。简称白夏枯草,这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因此而得名。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体会,用本品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急性支气管炎,都有良好的疗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筋骨草

药材名称筋骨草

拼音Jīn Gǔ Cǎo

出处《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缘筋骨草全草。全年可采,以花期采收为好。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茎横生,较短。茎直立,方形,紫色,有白毛,上端稀疏分枝。叶对生;有柄;下部叶篦状或鳞片状,小形;中部叶卵形至广卵形,基部广楔形,柄较长,有翅,叶缘有粗锯齿。顶生穗状花序,穗间有叶状苞片;萼5裂;花冠紫色,唇形,花冠下唇大于上唇,上唇极不明显;雄蕊4,2强。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背部有网状皱纹。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多生于水边湿地或草地、林下。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性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退热消肿。

复方①治肺热咯血:筋骨草五钱,白芽根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吃豆腐并饮汤。

③治跌打伤,扭伤: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葱,捣烂外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筋骨草

药材名称筋骨草

拼音Jīn Gǔ Cǎo

英文名Herb of Ciliate Bugle, Decumbent Bugle Herb

出处出自《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ciliata Bunge

采收和储藏:5-8月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25-40cm。茎四棱形,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叶对生,具短柄,基部抱茎;叶片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长4-7.5cm,宽3.2-4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两面略被糙伏毛,边缘具不整齐的双重牙齿。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顶生仞穗状花序;苞片叶状,卵圆形,长1-1.5cm;花萼漏斗状钟形,具10脉,萼齿5,整齐;花冠紫色,具蓝色条纹,筒近基部有一毛环,二唇形,上唇短,直立,2裂,下唇增大,3裂;雄蕊4,二强,伸出;花盘小,环状,前方具一指状腺体;子房无毛。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果脐大,几占整个腹面。花期4-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1800m的草地、林下或山谷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地。

药理作用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用氨雾刺激小鼠致咳法表明,筋骨草酸醇提取物112、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结晶(I)及皂甙,均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其中黄酮甙(2.5mg/只)与可待因(0.4mg/只)的止咳作用强度相近;其作用为直接抑制咳嗽中枢。用小鼠酚红法证明酸醇提取物112、黄酮甙、总酸酚、生物碱及结晶(I)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为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分泌细胞,使分泌增加,对痰内酸性粘多糖纤维也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并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说明其黄酮甙能降低发炎时气管的渗透性,从而起消炎祛痰作用。酸醇提取物、黄酮甙及生物碱对实验性动物哮喘具有不同程度的平喘作用,其中250mg/kg的黄酮甙等于125mg/kg氨茶碱的平喘效果;平喘作用是由于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所致。筋骨草有效成分木犀草素250mg/kg灌胃、25mg/kg腹腔注射,对氨雾引咳小鼠均有镇咳作用,3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猫刺激喉上神经引咳也有抑制作用;100mg/kg灌胃,对小鼠酚红排泌法表明有祛痰作用,100mg/kg静脉注射,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抗炎免疫作用:木犀草素肌内注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ED50为106mg/kg。木犀草素80、160mg/kg肌内注射,对角叉菜胶,酵母诱发的大鼠踝关节胀肿及巴豆油诱发有大鼠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30、60mg/kg肌内注射,连续30天,能增加豚鼠的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的发病率,提示有免疫增强作用。木犀草素80、120、160mg/kg肌内注射,对醋酸诱发的大鼠胸膜炎,可使其渗出液减少,而对渗出液中白细胞总数无明显改变。木犀草素180mg/kg灌胃,对正常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及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率无明显影响,但提高环磷酰胺抑制兔疫小鼠的免疫功能,使这项两项指标均提高。木犀草素终浓度为1.09×10-4mol/L时,能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过敏性收缩反应,对SRS-A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也有抑制作用,其IC50为2.76×10-5mol/L。木犀草素4×10-4浓度对卵蛋白致敏豚鼠肺鼠组织释放组胺及SRS-A也有抑制作用。

3.抗菌、抗病毒作用:醇-醚提取物对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黄酮甙(10mg/ml)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及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0%筋骨草浸剂、10%糖衣片及黄酮均有明显的鸡胚内抑制68-l流感病毒的作用。木犀草素1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700mg/kg灌胃,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抗感染作用,明显降低死亡率。

毒性毒性:木犀草素肌内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592±55.6mg/kg,腹腔注射的LD50为411.5±79.3mg/kg。木犀草素腹腔注射对小鼠LD50为180mg/kg,灌胃的LD50>2500mg/kg。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蛋烂敷。

复方①治肺热咯血: 筋骨草五钱,白茅根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②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 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 吃豆腐并饮汤。③治跌打伤,扭伤: 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葱,捣烂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芦花

    《中药大辞典》:芦花药材名称芦花拼音Lú Huā别名葭花(《尔雅》),芦蓬茸(《小品方》),蓬茨(《唐本草》),蓬茸(《本草图经》)。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花。秋后采取。化学成

  • 狗狗秧

    《中药大辞典》:狗狗秧药材名称狗狗秧拼音Gǒu Gǒu Yānɡ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日本天剑的根及全草。夏秋连根挖出,切段,晒干。原

  • 地菍果

    药材名称地菍果拼音Dì Rě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采收和储藏:7-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摘采收,晒干

  • 枫香寄生

    《中药大辞典》:枫香寄生药材名称枫香寄生拼音Fēnɡ Xiānɡ Jì Shēnɡ别名虾蚶草(《本草求原》),百子痰梗(《岭南采药录》),螃蟹夹、栗寄生、寄生包(《四川中药志》),路路通寄生

  • 野厚朴

    药材名称野厚朴拼音Yě Hòu Pò别名土厚朴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优昙花,云:"优昙花生云南,大树苍郁,干如木犀,叶似枇杷,光泽无毛,附干四面错生。春花开如莲,有十二瓣......色白,亦有红者,

  • 安徽小檗

    药材名称安徽小檗来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树枝、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杀虫。主治黄疸,目疾,热痢下血,淋浊

  • 野木鱼

    药材名称野木鱼拼音Yě Mù Yú别名野芋、岩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曲苞芋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natanthus pumilus(D.Don)Engl.et Krause[Cala

  • 藤金合欢

    药材名称藤金合欢别名南蛇公、小样南蛇簕来源豆科藤金合欢Acacia sinuata (Lour.)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腹痛急剧:鲜叶捣烂取

  • 美丽桐

    药材名称美丽桐拼音Měi Lì Tónɡ别名石牡丹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美丽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ightia speciosissima (D. Don) Merr.[Gmelinia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