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破骨风

破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

来源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破骨风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以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筋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膝风(《分类草药性》),花木通、小泡通、老鹰柴(《贵州民间药物》),破风藤(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光清香藤清香藤,10~11月采收。

原形态①光清香藤

木质藤本,全部无毛,或微被毛,幼枝圆柱形,有时有角棱。复叶对生,小叶3片,革质或近革质,卵圆形至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3厘米,宽3~5.5厘米,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钝,有时楔形,全缘,背面具小斑点。聚伞花序3分枝,或多分枝;苞片线形,长约2毫米;花萼小,杯状,边缘微有5齿裂;花冠白色,芳香,管长2.5~3厘米,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4毫米;雄蕊2;子房2室。浆果圆球形,双生,其中常有一个不发育,直径0.6~1厘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于灌木林中或路旁,或培植于庭院。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②清香藤,又名:川滇茉莉

木质藤本,与上种相似。老枝平滑,幼枝有短柔毛。通常小叶3,小叶片椭圆形,先端短而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顶生小叶长6~10厘米,宽2.5~5厘米,侧生小叶较短小。聚伞花序3分枝;苞片线形,长2~5毫米;萼齿5,细小三角形;花冠白色,先端7裂,裂片长椭圆形,先端锐尖,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浆果球形,径5~6毫米,上部疏生腺点,熟时堇紫色。花期5月。

生于山坡或路旁。分布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辛。"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腰腿骨节疼痛,跌打损伤,疮毒,痈疽。

①《分类草药性》:"治风湿,和血脉骨节痛;清热,治头风疼痛。"

②《中国药植志》:"治跌打损伤,有钻筋透骨之效:主治腰痛,腿痛等,亦有去骨中风寒之效能。"

③《四川中药志》:"疗风湿筋骨痛、腰痛,散骨破后的积血,并治头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煎水洗。

注意《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破骨风鲜藤一两,五加皮五钱,川牛膝五钱,桂枝三钱,全当归五钱。米酒引,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风湿:花木通一两,追风伞-两,牛膝六钱。泡酒一斤。每次服一两,日服二次。

③治风湿麻木:花木通一两。泡酒服。

④治无名毒疮:花木通五钱,土茯苓四钱,夏枯草地丁草各三钱。煎水洗。(②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金银花苦糖果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金银花嫩枝叶、茎。夏、秋采收。

原形态半常绿直立灌木,高达2米。嫩枝及花梗均具倒生硬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及边缘均有硬毛。花成对腋生,有芳香;苞片1对,线状披针形,有柔毛及缘毛;花冠白色,长1.5厘米,有长毛;花柱短于雄蕊,不伸出花冠外,子房约1/2合生;有短而不明的萼齿。浆果长圆形,红色,2个,从基部相连过半。花期3~4月。果熟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岩山上。分布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止痛。治风湿关节痛,劳伤,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破骨风

药材名称破骨风

拼音Pò Gǔ Fēnɡ

别名破藤风、碎骨风、散骨藤花木通、小泡通、老鹰柴、你海腊瓜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种植物清香藤的根及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洗净,切片;茎叶夏、秋季采,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型攀援灌木,高10-15m。小枝圆柱形,稀具棱,节处稍压扁,光滑无毛或被短柔毛。叶对生或近对生,三出复叶;叶柄长1-4.5cm,具沟,沟内常被微柔毛;小叶片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稀近圆形,长3.5-16cm,宽1-9cm,先端钝、锐尖、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顶生小叶柄稍长或等长于侧生小叶柄,长0.5-4.5cm。复聚伞花序常排列呈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苞片线形,长1-5mm;花梗短或无,果时增粗增长,无毛或密被毛;花芳香;花萼筒状,光滑或被短柔毛,果时增大,萼齿三角形;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纤细,长1.7-3.5cm,裂片4-5枚,披针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微尖;花柱异长。果球形或椭圆形,长0.6-1.8cm,径0.6-1.5cm,两心皮基部相连或仅一心皮成熟,黑色,干时呈橘黄色。花期4-10月,果期6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长圆锥形,稍扭曲,长15-20cm,直径1-1.5cm。表面黄白色,有残存的黄褐色栓皮。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有放射状纹理,皮部浅黄色,木部黄黄色。气微,味淡。

茎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cm。表面黄褐色,有细纵纹和横向皮孔,有对生小枝或叶痕。质坚硬,断面浅黄色,髓剖黄棕色,约占茎的1/2-2/3。气微,味淡。

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凉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头痛;外伤出血;无名毒疮;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叶胶藤

    药材名称酸叶胶藤拼音Suān Yè Jiāo Ténɡ别名石酸藤、细叶榕藤、红背酸藤、黑风藤、斑鸪藤、十八症、风藤来源夹竹桃科酸叶胶藤Ecdysanthera rosea Hook

  • 老虎耳根

    药材名称老虎耳根拼音Láo Hǔ ěr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植物中华锥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中

  • 花生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生油药材名称花生油拼音Huā Shēnɡ Yóu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子榨出的脂肪油。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蛔

  • 大金香炉

    《中药大辞典》:大金香炉药材名称大金香炉拼音Dà Jīn Xiānɡ Lú别名假豆稔(《南宁市药物志》),豹牙郎、石老虎(《广西药植名录》),白爆牙郎(《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

  • 玫瑰露

    《中药大辞典》:玫瑰露药材名称玫瑰露拼音Méi Gui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花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

  • 千金花

    《中药大辞典》:千金花药材名称千金花拼音Qiān Jīn Huā出处《本草乘雅半偈》来源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花。性味《本草乘雅半偈》:"味苦。"功能主治《本草乘雅半偈》:"以

  • 阳桃叶

    《中药大辞典》:阳桃叶药材名称阳桃叶拼音Yánɡ Táo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性味①《生

  • 松木皮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 野香橼花

    药材名称野香橼花拼音Yě Xiānɡ Yuán Huā别名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出处野香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野香橼花,一名小毛毛花,生云南五华山麓,树高近寻,长叶如夹

  • 扭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子菜药材名称扭子菜拼音Niǔ Zǐ Cài来源桔梗科扭子菜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Hand.-Mazz. et Nannf.,以全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