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皮痹

皮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①指风寒湿邪外袭皮毛所致的痹证。也有称寒痹者。《医宗必读·痹》:“皮痹者,邪在皮毛。”证见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治宜疏风养血,用秦艽地黄汤羌活汤、蔓荆实丸等方。参寒痹条。②指肺痹。《症因脉治》卷三:“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腋下。”参见肺痹条。

猜你喜欢

  • 白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大肠,见该条。

  • 透关射指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叶上果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叶上珠之别名,详该条。

  • 阴斑

    病证名。斑的类型之一。见《丹溪心法·斑疹》。又名阴证发斑。指斑之属于虚寒者。多由体虚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药等,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温热类编·伏阴》:“阴斑者因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逼其虚阳浮散于外。

  • 蟀谷

    见率骨条。

  • 产后心风

    病名。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心虚而受风邪,遂成惊悸,名曰心风,其证目睛不转,其脉动而弱,宜大补气血,其作风治,速之危矣。”

  • 黄膜上冲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在风轮下际,……有翳色黄,与凝脂翳同一气脉,但凝脂翳在轮外生,点药可去。此在膏内,邪热蒸起,点药所不能除,若漫及瞳神,其珠必损”(《张氏医通》卷八)。因脓多黄而状似膜

  • 李小有

    【介绍】:清人。字长科。淮南人。因妻难产,经用“草麻子法”而无恙,因是发愿辑成竹林寺僧所撰之《胎产护生篇》、《妇科秘方》,采录妇产验方,记述产家要诀等。

  • 足底。《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 毛天仙果根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牛奶浆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