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皮内针疗法

皮内针疗法

又称埋针疗法。是指将皮内针浅刺穴位皮下并留置较长时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首先应选以易于固定而又不影响肢体活动处(如背部、四肢或耳部等)的穴位。如用颗粒式或环式皮内针,可横刺;如用揿针,则直刺。若无不适,即可以胶布固定。据情留置1~7天,夏季宜酌减,以防感染。留置期间可嘱患者自行按压,以加强刺激。本法对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胃痛、神经衰弱等疗效较优。

猜你喜欢

  • 臭根皮

    见《江苏药材志》。为白鲜皮之别名,详该条。

  • 通顺散

    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即荣卫返魂汤,见该条。

  • 排托

    排脓托毒之简称。详内托条。

  • 蛇眼丁

    病名。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指疔之一,生于手指甲旁尖角间,形如小豆粒,色紫、半含半露,硬如铁钉,状似蛇眼。证治见指疔及代指条。②出《外科启玄》卷二,蛇头疔之别称。

  • 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

    见医学初阶条。

  • 大肠实

    大肠邪气实。《千金要方》:“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若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

  • 寒炅(jiǒng 窘)

    寒热。《素问·疏五过论》:“脓积寒炅。”

  • 卒上气

    见《肘后备急方》。指突然气喘发作。为卒喘的别称。《诸病源候论·卒上气候》:“肺主于气,若肺气虚实不调,或暴为风邪所乘,则腑脏不利,经络否(痞)涩,气不宣和则上气也。又因有所怒,则气卒逆上。”详卒喘条。

  • 顿呛

    病名。指阵发性连咳不已的咳嗽。《医学真传·咳嗽》:“咳嗽,俗名曰呛,连咳不已,谓之顿呛。顿呛者,一气连呛二三十声,少则十数声,呛则头倾胸曲,甚则手足拘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从膺胸而下应予少腹。大人患

  •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书名。见霍乱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