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百劳

百劳

经外奇穴名。《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所述位置不详,或作阿是穴。《针灸集成》曰:“百劳,在大椎发际二寸点记,将其二寸中折墨记,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处是。主治瘰疬,灸七壮,神效。”即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处。主治咳嗽气喘落枕及淋巴结核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百劳,在背第一椎骨尖上,针三分,灸二七壮。”后《针灸大全》等作大椎别名,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化痰青

    见《四川中药志》。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矫氏

    【介绍】: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载,季梁得病,矫氏指出其病因是精神、饮食等因素所致。反映了唯物主义的病因观。

  • 吊菜子

    见《广州植物志》。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 曹溪

    经穴别名。出《普济本事方》。即风府。见该条。

  • 外感腰痛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腰痛总论》。指感受外邪所致的腰痛。主要有风湿腰痛、寒湿腰痛、湿热腰痛三种。另有风腰痛、风寒腰痛、风热腰痛、湿腰痛等也属外感腰痛。一般以实证居多。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详各该条。

  • 妊娠小便不禁

    病证名。《女科知要》:“孕妇肾气不足,胞脏下压膀胱,不可约束,宜桑螵蛸、益智等为末,米饮调下。膀胱有热者,宜白薇,芍药为末,酒调下,或加味逍遥散。”

  • 缪慕台

    【介绍】:见缪希雍条。

  • 气上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上逆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类经》注:“怒,肝志也。怒动于肝,则气逆而上,气逼血升故甚则呕血。肝木乘脾

  • 水泉

    ①经穴名,代号KI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郄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主

  • 假寒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参见真热假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