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胀

痰胀

痰证之一。因痰气阻滞胸腹所致。《重订通俗伤寒论·挟痰伤寒》:“中满腹胀上气喘逆,二便不利,甚或面肢俱肿者,此湿痰挟气阻滞胸腹也,名曰痰胀。先当去郁陈莝,经验理中消胀丸为主。继则视其喘肿胀之进退,酌量施治。若腹胀减轻,喘肿未除者,法当降气达膜,五子五皮饮加减。终则培元利水,七味枳术汤调服天一丸,善其后以杜复发。”参见痰证条。

猜你喜欢

  • 光菇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光慈菇之简称,详该条。

  • 川山七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 山鸡茶

    见《陆川本草》。为九节茶之别名,详该条。

  • 元机启微

    眼科著作。又名《原机启微》。2卷。明初·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于1370年。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九论;卷下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及方义的说明。薛己将此书收入《薛氏医案》时,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

  • 痘疹全婴金镜录真本

    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 一指禅推法

    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医者沉肩、垂肘、屈腕,以拇指指腹或指端为着力点,通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将力持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有行气活血、消瘀等作用。

  • 观音柳

    出《卫生易简方》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 偷针窝

    病名。即针眼。详该条。

  • 指肚

    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

  • 周广

    【生卒】:八世纪上半叶【介绍】:唐代医生。吴(今江苏境内)人。从纪朋学习医学,善于观察病人的气色言谈,判断疾病的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