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峰
【介绍】:
见王之政条。
【介绍】:
见王之政条。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小儿骤受惊忤,惊则气散神浮,引起发热。症见遍身发热,夜间尤甚。外无表症,内无宿滞,但见额上及眉宇间赤色,印堂青色,烦躁不宁,易从睡梦中惊醒。治宜清热镇惊,用抱龙丸;虚
①外假热而内真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参真寒假热条。②表热与里寒同时并见。详表热里寒条。
出《本草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即膈气。详该条。
足太阳膀胱经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称子疟、胎疟。多因脾胃虚弱,饮食停滞,夏伤于暑,感染疟邪所致。治宜和解驱邪,健脾安胎。用七宝散。若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者,宜六君子汤加藿香、桔梗、苍术;停食而又感寒邪者
推拿手法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使关节作扭转活动的方法。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撰有《伤寒方论》20卷,已佚。
见《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