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证名。小儿表里俱热的证候之一。《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脏腑实,气血盛者,表里俱热,则苦烦躁不安,皮骨壮热也。”治宜清解表里。用防风通圣散。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华山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手五里条。
【介绍】:见徐彬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病名。指患喉痹时合并腮腺肿痛者。《本草纲目》稻附方:“喉痹、叱腮。用糯米三升,……水调如膏药,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当令湿为妙。”
与椎通。脊柱骨的分节。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著有《备急仙方》,未见。
用苦燥药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中焦湿证。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等。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