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楠藤

楠藤

药材名称楠藤

拼音Nán Ténɡ

别名大茶根、大洋藤、玉叶金花、胶鸟藤、大白纸扇、火烧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楠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saenda erosa Champ.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楠藤,木质藤本。茎皮红褐色,小枝四方形,无毛,具托叶环。叶对生;叶柄长1-1.5cm;托叶为延伸的三角形,长约8mm,顶部2深裂;叶片长圆形、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3.5-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均无毛或近无毛,侧脉4-6对。花序顶生,为多花、稍广展、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苞片条状披针形,长约3-4mm;花具短梗;萼筒椭圆形,长3-3.5cm,萼裂片5,条状披针形,其中1片常扩大力倒卵圆形的叶片状,白色,具柄,长7-8cm,宽5-6cm;花冠漏斗状,黄色,外被丝状毛,裂片5,卵形,里面具乳头状小凸点;雄蕊5,花盘肉质;子房下位,2室。浆果椭圆形或近球形,长10-13mm,直径8-10mm,先端具环纹,果柄长约1cm,红褐色。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土山坡、山谷、河边灌丛和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等地。

性味微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疥疮;疮疡肿毒;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芙蓉叶

    《中药大辞典》:芙蓉叶药材名称芙蓉叶拼音Fú Rónɡ Yè英文名Folium Hibisci Mutabilis别名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来源为锦葵

  • 山蜡梅

    药材名称山蜡梅拼音Shān Là Méi别名香风茶、毛山茶、岩马桑来源药材基源: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采收和储藏

  • 多脉鹅耳枥

    药材名称多脉鹅耳枥拼音Duō Mài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

  • 蟾蜍肝

    《中药大辞典》:蟾蜍肝药材名称蟾蜍肝拼音Chán Chú Gā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治痈疽疔毒,取其(蟾

  • 西南文殊兰

    药材名称西南文殊兰拼音Xī Nán Wén Shū Lán英文名Broadleaf Crinum, bulb or leaf of Broadleaf Crinum出处始载于《贵州中药志》。来源药材基

  • 迎山红

    《中药大辞典》:迎山红药材名称迎山红拼音Yínɡ Shān Hónɡ别名满山红、映山红(《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迎红杜鹃的叶。夏季采叶,鲜用或阴干。原

  • 刺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药材名称刺石榴拼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

  • 野升麻

    《中药大辞典》:野升麻药材名称野升麻拼音Yě Shēnɡ M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9~10月采挖根茎,去净茎叶、须根,晒干。原形态单穗升麻,又名:野菜升麻

  • 照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照山白药材名称照山白拼音Zhào Shān Bái别名万经棵、铁石茶、白镜子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小花杜鹃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

  • 假大薯

    药材名称假大薯拼音Jiǎ Dà Shǔ别名青木香、假通虎城、土木香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原形态攀援半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