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医学正传》。即子啼。详该条。
出《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五行学说术语。即制约、生化的简称。《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五行中相互生化,相互制约,制中有化,化中有制,才能维持正常的相对的平衡。《类经》:“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医论著作。元·朱震亨撰于1347年。1卷。共有论文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
病证名。见《医钞类编》卷九。指心胀、肝胀、脾胀、肺胀、肾胀。详各该条。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蟹睛。详该条。
【介绍】:见毛祥麟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胎产方》。指月经,详该条。
即文武膏,见该条。
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详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