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证要法
见医学摘粹条。
见医学摘粹条。
灸法术语。出《针灸甲乙经》。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致使灸处皮肤引起脓疱,称灸疱。《针灸资生经》引《明堂》曰:“凡着艾的疱发,所患即瘥;不得疱发,其疾不愈。”说明灸疱是化脓灸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因灸法不
【介绍】:见朱肱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多劳过欲,真阴亏损,阳浮引阴血从上窍而出的衄血。《景岳全书·杂证谟》:“衄血有格阳证者,以阴亏于下,而阳浮于上,但察其六脉细微,全无热证,或脉且浮虚豁大,上热下寒,而血衄不止,皆其证也。治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阳络脉,见该条。
见郑栎庵《女科经验方传灯》。又称歇经。指未婚女子,月经初潮后,复又经闭,诊其面色不黄,饮食如常,身又无热者,名曰歇。不属病态。
舌中根部白厚滑苔,舌质边尖淡红,为有寒湿表现,表里证均可见。若伤寒邪在太阳,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口不干、舌不燥、胸闷等症,见此苔者,为风寒夹湿表证,治宜解表化湿。若杂病里证见此苔者,为中焦脾
即腧穴。《素问·气穴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见腧穴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征代表火运,火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