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清·王泰林撰。原系抄本,经周小农整理校正刊行。本书概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常法,内科杂病、妇科病证治。详辨各证寒热、虚实,内容简要,颇有见解。解放后经北京中医学院整理,改名为《医学刍言》(中医临证指
用于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治法。可分两大类:①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症见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恶心便秘、脉浮滑,可用厚朴七物汤。方中以桂枝汤去芍药解表,以厚朴三物汤治里。②治里热已盛,兼有表证。症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出《丹溪心法》。即锁阳,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病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沉翳。详沉翳、沉翳内障条。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书名。清·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全书分阴亏、血症等16门。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治法以调理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