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
即转豆脉。详该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证治参见肋疽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撞刺生翳外障。详该条。
病证名。恶阻症型之一。平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聚湿成痰,孕后经血壅闭,冲脉之气上逆,痰饮随逆气上冲所致。症见恶心,呕吐痰涎,胸满不食等。治宜豁痰降逆。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指病在夜里严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从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又:“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谓到了夜里,人体的正气蛰藏,已经入脏,使邪气独居体内,肆无忌惮,所以病气也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终身不见月经,而同样仍能孕育者。
见《药材学》。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