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张志聪

张志聪

【生卒】:1610~1674?

【介绍】:

清代著名医家。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其先祖居河南,九代世医。张氏幼年丧父,学医于张卿子门下,复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张氏业医数十年,在杭州胥山建侣山堂,聚同道及生徒数十人论医讲学,从学者甚众。撰有《素问集注》(1669年)、《侣山堂类辩》(1670年)、《灵枢集注》(1672年)、《伤寒论集注》(1683年)、《本草崇原》(1767年刻行),其中后二书由高世(士宗)最后辑补完成。张氏医理宗《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强调以阴阳五运六气之理以论述伤寒、本草,注重药物之制化升降浮沉等。对前人如成无己李东垣等名医的某些论述,能提出批评,并认为《伤寒论》仅由王叔和编写序例,余皆仲景原文,因而不同意前人归咎于王叔和之论。张氏之学,对后世医家有相当影响,但其过份推崇《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又反映出其有尊经思想。

猜你喜欢

  • 碎叶青花

    见《湖南药物志》。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王九峰

    【介绍】:见王之政条。

  • 舌神

    舌诊内容之一。表现在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表示津液足,生机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表示津液竭,病情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

  • 吴士奇

    【介绍】:见吴杰条。

  • 积泻

    病名。即伤食泻。清·陈德求《医学传灯·泄泻》:“积泻者,腹痛而泻,泻后痛减,泻去稍宽。”小儿多见。因小儿脾气虚弱,不能运化以致积滞而成。《幼科发挥》:“积泻者面黄,所下酸臭食也。”其症频频泻下,泄出黄

  • 水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此法是用煮水时水气之力,排去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以吸着在拟吸拔的穴位或皮肤上的一种疗法。由于此罐多用竹筒制成,因此,亦称竹罐疗法。其操作方法如下:将竹罐放在清水中煮沸3~5分钟。然

  • 梅崇献

    【介绍】:参见梅彪条。

  • 胁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

  • 火天夺日

    证名。系指白睛红赤,肿胀高起的证候。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天廓(指白睛)尽情肿起,色紫碧,状如败猪肺,看得怕人,甚者并风轮包倒,不见金井,故曰火天夺日。”参见形如蝦座条。

  • 小溪

    见溪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