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之一。亦称起泡、提泡。用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特定部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如硃砂巴豆膏敷印堂穴治白喉;斑蝥研粉,放于小膏药中心,贴项两侧(患左贴右,患右贴左)治急性扁桃体炎(贴后三、四小时起泡
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补充和加强了前人所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
【介绍】:见沈明宗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见《本草原始》。为马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明理论·腹满》。即燥矢。详该条。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小便利多、小便多。详小便多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脚者,脚跟坼破之名也。”多由冬时触受风寒,气血郁结,不荣于足所致。生于足根部,皮肉顽硬,枯燥皲裂。治疗同皲裂疮。相当于皲裂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