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痘疹金镜录
见痘疹金镜录条。
见痘疹金镜录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病证名。①指小儿在母胎时感寒所致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故儿生之后,冷气犹在胃肠之间。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或腹胀,或时谷利(乳食不化样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临产。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即轻粉,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漏谷。见该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冬令气候严寒,骤然感受寒冷以致肺寒而引起的咳嗽。参见寒嗽条。
【介绍】:南北朝至隋初医生,河内野王(今河南境内)人,精于诊脉,善用针灸治病。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有头疽生于肩部或背部或胸侧,疮形多头状似蜂窝者。证治见有头疽。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