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岩酸

岩酸

药材名称岩酸

拼音Yán Suān

别名独牛、酸杆杆、一面锣、岩丸子,石鼓子,一口血。

出处本品原名独羊,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七卷石草类,云:“独牛生云南山石间。初生一叶,似秋海棠叶而光滑无锯齿,淡绿厚脆,疏纹数道,面有紫晕如指印痕。茎高三四寸,从茎上发苞开花。花亦似海棠,只二瓣,黄心一簇。”所述及附图特征与现柔毛秋海棠颇似。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柔毛秋海棠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henryi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4-12cm。块茎圆球形;无茎。通常有1叶(有时有2-3叶),叶柄长4-8cm,有柔毛;叶片圆心形,长宽约3-7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凹口张开,近对称,两面具伏生柔毛,边缘有细圆齿。叶柄纤细,长4-8cm,有柔毛。二歧聚伞花序从地下生出,总花梗长7-17cm,有柔毛,花2-3朵,粉红色;雌雄花各有花被片4。蒴果长近1.8cm,略具柔毛,有3翅,1翅较大,狭三角形,尖头。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地石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血;解毒利湿。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肿痛;狂犬咬伤;咯血;尿血;红崩白带;淋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抓地龙

    药材名称抓地龙拼音Zhuā Dì Lónɡ别名山文竹、糙叶天冬、毛叶天冬、霸天王、寄马桩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攀援天门冬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aragusbrachyphylusTur

  • 香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茶菜药材名称香茶菜拼音Xiānɡ Chá Cài别名蛇总管[广西]、蛇通管、小叶蛇总管、母猪花头、铁棱角[浙江]、铁角棱、棱角三七、铁钉角、铁秤锤、铁生姜、盘

  • 黄桷皮

    《中药大辞典》:黄桷皮药材名称黄桷皮拼音Huánɡ Jué Pí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树皮。性味《草木便方》:"苦酸,温。"功能主治治

  • 梓木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粘毛鼠尾草果

    药材名称粘毛鼠尾草果拼音Zhān Máo Shǔ Wěi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粘毛鼠尾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roborowskii Maxim.采收和储藏:秋

  • 大花卫矛果

    药材名称大花卫矛果拼音Dà Huā Wèi Máo Guǒ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的果实。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腹痛。复方治痢疾初起腹痛:大

  • 山藤藤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藤藤秧药材名称山藤藤秧拼音Shān Ténɡ Ténɡ Yānɡ别名野葡萄、山葡萄来源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

  • 红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蛇药材名称红毛蛇别名平卧阴石蕨来源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阴石蕨Humata ropens (L. f.) Diels,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除去叶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 翅茎香青

    药材名称翅茎香青拼音Chì Jīnɡ Xiānɡ Qīnɡ别名白四棱锋、枫茄香。出处浙江《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来源为菊科植物翅茎香青的全草。秋季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特殊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