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天师
【介绍】:
见岐伯条。
【介绍】:
见岐伯条。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出《吴普本草》。为女菀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曲发二穴,在耳上发际曲禺陷者中,鼓颌有穴。”后《针灸聚英》等作曲鬓,见该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咬伤后可引致蜈蚣中毒。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瘖。出《内经》。《灵枢·忧恚无言篇》:“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此为暴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而无音者为久瘖。因妊娠胎阻胞脉而无音者,叫子瘖。《
出《本草图经》。为墨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卷五。又名气虚喘逆。指肺气或元气不足所致的气喘。《症因脉治》卷二:“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克削,元气大伤,则气虚喘逆之症作矣。”症见身倦懒怯
见博物知本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