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草

小草

《中药大辞典》:小草

药材名称小草

拼音Xiǎo Cǎo

别名细草(《本经》),青小草(《江苏植药志》)。

出处《本经》

来源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茎叶。4~5月采集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远志"条。

炮制拣净杂质,喷水闷润,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

②《得配本草》:"去血中郁热,散少阴风热;痘热不起,用以发之。"

复方治胸痹心痛,逆气,膈中坎不下:小草、桂心、蜀椒(去汗)、干姜细辛各三分,附子(炮)二分。六物合捣下筛,蜜丸大如梧子,先食米汁,下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禁猪肉、冷水、生葱菜。(《古今录验》小草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草

药材名称小草

拼音Xiǎo Cǎo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Thinleaf Milkwort

别名细草、青小草。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和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2.Polygala sibiric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远志多年生草本,高25-40cm。根圆柱形,长而微弯。茎直立或斜生,多数,由基部丛生,细柱形,质坚硬。带绿色,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叶柄短或近于无柄;叶片线形,长1-3cm,宽1.5-3mm,先端尖,基部渐狭,全缘,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无毛或稍被柔毛。春季茎顶抽出总状花序,长5-12cm,花小,稀疏;萼片5,其中2枚呈花瓣状,绿白色;花瓣3,淡紫色,其中1枚较大,呈龙骨瓣状,先端着生流苏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基部合生;雌蕊1,子房倒卵形,扁平,2室,花柱弯曲,柱头2裂。蒴果扁平,圆状倒心形,长、宽各4-5mm,绿色,光滑,边缘狭翅状,无睫毛,基部有宿存的萼片,成熟时边缘开裂。种子卵形,微扁,棕黑色,密被白色绒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2.西伯利亚远志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圆柱形。茎多分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纸质至近革质,下部叶小,卵形,长约6mm,宽约4mm,先端钝,具短尖头;上部叶大,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2cm,宽3-6mm,绿色,被短柔毛,先端钝,具骨质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反卷,主脉在上表面下陷,背面隆起,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腋外生或假顶生,通常高出茎顶,具少数花,被短柔毛;花长约6-10mm,具小苞片3枚,钻状披针形,长约2mm,被短柔毛;萼片5,宿存,外面3枚小,披针形,长约3mm,里面2枚大,花瓣状,长约7mm;花瓣3,蓝紫色,侧生花瓣倒卵形,长5-6mm,基部与龙骨瓣合生,龙骨瓣较侧生花瓣长,背面被柔毛,先端背部具流苏状鸡冠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长5-6mm,2/3以下合生成鞘,鞘具缘毛,花药卵形,顶孔开裂;子房倒卵形,直径约2mm,先端具缘毛,花柱肥厚,先端弯曲,长约5mm,柱头2,间隔位于花柱先瑞。蒴果近倒心形,直径约5mm,先端微缺,具狭翅,疏被短柔毛。种子黑色,除种阜外,被白色柔毛。花期4-7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向阳山坡或路旁。

2.生于海拔1100-28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安徽和江西等地。

2.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炮制拣净杂质,喷水闷润,切段,晒干。

性味辛;苦;性平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祛痰;安神;消痈。主咳嗽痰多;虚烦;惊恐;梦遗失精;胸痹心痛;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别录》:主益精,补阴气,止虚损、梦泄。2.《得配本草》:去血中郁热,散少阴风热;痘热不起,用以发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苏苏棵花

    药材名称小苏苏棵花拼音Xiǎo Sū Sū Kē Huā别名半边花、半瓣花、坝子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采收和

  • 箭杆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箭杆风药材名称箭杆风拼音Jiàn Gǎn Fēnɡ别名山姜、九姜连、华良姜来源姜科山姜属植物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c.,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挖,

  • 黄石脂

    药材名称黄石脂拼音Huánɡ Shí Zhī别名黄符出处黄石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吴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北),色如豚脑、雁(《别录》作‘鹰’,一作&

  •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药材名称苦瓜叶拼音Kǔ Guā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

  • 栎叶槲蕨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拼音Lì Yè Hú Jué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quercifolia (L

  • 东方狗脊

    《中药大辞典》:东方狗脊药材名称东方狗脊拼音Dōnɡ Fānɡ Gǒu Jǐ别名大叶狗脊、镰叶狗脊(《中国药植图鉴》),凤凰尾(《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乌毛蕨科植物东方狗

  • 马尾伸筋

    《中药大辞典》:马尾伸筋药材名称马尾伸筋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别名牛尾菜(《救荒本草,),大顺筋藤(《植物名实图考》),大伸筋(《中药志》),百部伸筋、水摇竹、伸筋草、龙须草、牛尾伸筋、牛

  • 黄花补血草

    药材名称黄花补血草拼音Huánɡ Huā Bǔ Xuè Cǎo别名黄花矶松、金匙叶草来源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金色补血草Limonium aureum (L.)Hill.(Static

  • 紫荆根皮

    药材名称紫荆根皮拼音Zǐ Jīnɡ Gēn Pí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性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破瘀活血。消痈解毒。

  • 引水蕉

    药材名称引水蕉拼音Yǐn Shuǐ Jiāo别名水鬼蕉、郁蕉来源石蒜科引水蕉Hymenocallis americana Roem.,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南方栽培。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