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池,见该条。
【介绍】:见饶鹏条。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3卷。明·汪机撰。刊于1530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书的中心思想多本自《内经》、《难经》等书,而对于金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天麻(蒸熟)、秦艽、全蝎(去头尾)、细辛各一两,熟地黄、生地黄、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煨)各二两,防风、荆芥各七钱,白术、黄芪各一两五钱,威灵仙(酒洗)五钱。为细末,酒
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详该条。
见《外科大成》卷二。即内消退管丸,见该条。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①又称食劳疳黄、黄胖。详各该条。②为脾积之俗称。《儒门事亲》卷三:“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已,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俗呼为食劳黄也。”详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食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