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沈金鳌条。
综合性医书。朝鲜·康命吉撰。8卷。刊于1799年。参阅《内经》、《难经》及历代方书二十余种,删繁取要,间附己见,分类编成。卷1~7分述临床各科多种病证,首脉法、次证治;卷8药性歌,辑录《万病回春》、《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金樱根,详该条。
与“阴中有阳”同指阴阳之间的互相包含和互根互用关系。出《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是一相对概念,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划分,而且两者互根互用,故阴阳只是相对而言,不能绝对划定。如从阴阳的相对性和多层次性而言,
即捻子的俗称。因其形如钉状,故名。见捻子条。
保持精气的充满。《素问·上古天真论》:“不知持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指聚集在肛门外的痔疮。相当于外痔、环状混合痔、肛漏等病。治疗见内痔、外痔条。
见《本草纲目》。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胸部第六肋间隙,距前正中线六寸处。主治肠鸣,腹满,胀痛,肋间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证名。即产儿额先露。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名仰顶生者,谓额角已露,顶却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