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女子逆经赤涩

女子逆经赤涩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温病劳复

    劳复证之一。《诸病源候论·温病劳复候》:“谓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更生于热,热气还入经络,复成病也。”参见劳复、气虚劳复、阴虚劳复条。

  • 麻证新书

    见麻疹全书条。

  • 节菖蒲

    见《中药材手册》。为九节菖蒲之简称,详该条。

  • 纯血痢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又名血痢、赤痢。为热毒内迫于血,肠络损伤,血从下泄所致。治宜凉血止痢。用茜根汤。

  • 胫骨

    骨名。出《灵枢·经脉》。又名骭骨、成骨。解剖学同名骨,位于小腿内侧。参见骨条。

  • 吐酸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吐出酸水之症。多因宿食、湿痰、热郁、停饮等所致。常兼见气闷饱胀,暖气腐臭等。治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术丸、八味平胃散、干姜丸等方;若从热化,则宜栀连二陈汤、咽醋丸。有因肝

  • 针麻诱导期

    详针麻诱导条。

  • 野苦菜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 烧针丸

    《古今医鉴》卷十三方。铅丹、朱砂、枯矾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黄豆大,每服三至四丸,戳针尖上,于灯焰上烧存性,研细,凉米泔水调下。治小儿吐泻。

  • 肘后方

    见肘后备急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