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雷火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病名。即子痫。高淑濂《胎产方案》:“妊娠口噤,项强手足挛搐,言语蹇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名曰子痫,即胎风,又名儿晕、儿痉。”详子痫条。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位于迎香穴下方,当鼻唇沟之中点处。主治鼻塞,面瘫,疔疮等。沿皮刺0.3~0.5寸。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小便失禁之症。详小便不禁条。
病名。见《实用外科治疗学》。即热疮。详该条。
参见司天在泉条。
①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客运。指天气,即在天的三阴三阳之气。它们又各分主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及左右四间气,构成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每步各主60日另87.5刻,但对气候的影响仍以司天在泉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即继病。详该条。
①出《质问本草》。为八角乌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卜芥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