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肢麻木

四肢麻木

证名。指手足自觉麻木不适感。见《寿世保元》卷五。又名手足麻木。多因四末气血不充,荣卫不通,或兼寒湿痰血凝滞经络所致。《古今医案按·麻木》:“麻木多在于手足者,以四末道远气馁,则卫行迟而难到也,故麻不兼木,必属气虚,否则风痰。凡脉浮而软或大而弱者,气虚也;脉浮而滑,按之不衰者,风痰也。若麻木兼作,则有寒湿、积痰、死血之殊,其脉有沉迟滑实与沉涩而芤之分矣。”治以补益气血为主,挟风寒者,先用桂附;兼痰湿者,用二术、二陈汤酌加羌活独活桂枝等;因瘀血者,四物汤加桃仁甘草红花等;有湿痰、瘀血相并者,宜双合汤;因气滞经络者,宜开结舒筋汤;冷风麻痹足屈不伸者,独活寄生汤;腿足麻木如火热者,三妙丸;手臂麻属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加桑枝姜黄等。文献有在手多兼风湿,在足多兼寒湿之说。参见麻木条。

猜你喜欢

  • 阴阳类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的命意、脉象、病证、预后等,这些都是以阴阳类聚而加以说明,故名。

  • 秋兰

    出《本草衍义》。为建兰花之别名。详该条。

  • 血虚秘

    病证名。指阴血不足,肠道欠润而致的大便秘结。多见于老弱、产妇、病后或发汗、利小便过度而津涸者。《万病回春·大便闭》:“虚弱并产妇及失血大便不通者,血虚而闭也。”其症头眩心悸,面色无华,唇舌淡,脉细涩,

  • 外感腋痛

    病证名。指感受风寒、燥热等外邪而致的腋痛。见《症因脉治·腋痛论》。详腋痛条。

  • 梦遗

    病证名。遗精的一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梦失精、梦泄精、梦泄。指因梦而遗精者。多因见情思色,相火妄动,或思虑过度,心火亢盛所致。《类证治裁》:“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焉

  • 两睑粘睛

    病名。《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或痒或痛,年多风赤,睑中有疮。因热在肺膈,脾胃风壅,致令两睑相粘。即宜钩割熨烙,服排风散。”

  • 新定人参乌梅散

    《金匮翼》卷三方。人参三钱,乌梅一枚,黄芪、当归、茯苓、陈皮各一钱,鳖甲、制何首乌、白术各二钱。为末,加姜,水煎服。治虚疟久疟,少气不食,亦治劳疟(即遇劳即发,经年不瘥)。

  • 丝络

    见横络条。

  • 巨气

    指人体的正气。《素问·汤液醪醴论》:“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 络穴

    经穴分类名。指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见表)。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