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白首乌,详该条。
病证名。慢惊风的一种类型。见《证治准绳·幼科》。又名脾风、虚风。多因吐泄既久,脾虚气弱,肝失濡养所致。症见闭目摇头,面唇发青发黯,额上汗出,四肢厥冷,手足微搐,气弱神微,昏睡不语,舌短声哑,呕吐清水,
【介绍】:明代医生。字惟恒。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以医为业,对贫穷人不收报酬,并且赠送药物。子郭德昌(字曰生)继承医业,也以医术闻名。
出《金匮要略》。为红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症见齿缝疏豁不齐,又名齿疏。咀嚼时每有余物嵌入作梗。多因肾气不足或餐后挑剔成习,则齿缝愈疏。《仁斋直指方》:“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治宜培补肾元,用肾气丸加减。或用煅
见《本草纲目》。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山东中医学院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原书编次,每篇均分本篇大意、原文及词解等项。所译原文对于理解学习《灵枢经》有一定帮助。1962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因寒所致的心痛。症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外受寒,当温散;内受寒,当温利;久则寒必郁,当疏解
【介绍】:明代医家。字元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术,著有《药性会元》一书。
病证名。指肝肾亏损,小便不利所致的小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肝肾虚胀之症,腰软作痛,痛连季胁,小便常涩,气怯消瘦,小腹胀冷。”多因肝肾不足,气化无权所致。治宜补益肝肾为主。腰软常痛,宜大造丸溶化龟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