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莓果

刺莓果

药材名称刺莓果

拼音Cì Méi Guǒ

别名蔷薇果(东北)

出处《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玫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再行干燥。

原形态刺玫,又名:刺玫蔷薇、野玫瑰。

落叶灌木,高0.8~2米。根木质,粗长,暗褐色。枝暗紫色,无毛,小枝及叶柄基部有成对的皮刺,刺稍弯曲或直。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1~3.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有粒状腺点及短柔毛;叶柄有腺体;托叶宿存,长1厘米,下部2/3与叶柄合生。花单生或2~3朵;深红色,径约4厘米;萼片窄披针形,与花冠等长,全缘,果期时增大。果实球形或卵圆形,径1~1.5厘米,红色,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球形,壁坚脆,橙红色,直径1.2厘米,种子有毛茸,共24粒左右。味酸甜。

功能主治①《黑龙江中药》:"助消化。治小儿食积。"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治顽固淋病:刺莓果一束。水煎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麻雀肉

    药材名称麻雀肉拼音Má Què Ròu别名家雀肉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麻雀肉能防治:1.小儿

  • 白果叶

    《中药大辞典》:白果叶药材名称白果叶拼音Bái Guǒ Yè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性状干燥叶片,大多折叠或已破碎,完整者呈扇形。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时中间

  • 海鹞鱼胆

    药材名称海鹞鱼胆拼音Hǎi Yào Yú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nle)2.Das

  • 野棕

    《中药大辞典》:野棕药材名称野棕拼音Yě Zōnɡ别名山棕出处《云南恩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原形态双籽藤,又名:双子棕。灌木状,茎具棕衣。叶大,顶生,不等的羽

  • 黑鳞大耳蕨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

  • 芦笋

    《中药大辞典》:芦笋药材名称芦笋拼音Lú Sǔn别名芦尖(《要药分剂》)。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苗。春、夏挖取。性味①《本草图经》:"味小苦。"②《日用

  • 八仙草

    《中药大辞典》:八仙草药材名称八仙草拼音Bā Xiān Cǎo别名猪殃殃(《野菜谱》),小锯藤、锯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广西中药志》),细茜草(《云南中草药》

  • 稗米

    药材名称稗米拼音Bài Mǐ别名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舂去壳

  • 芒花

    药材名称芒花拼音Mánɡ Huā别名芭茅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芒的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原形态芒,宿根多年生草

  • 胡葱子

    药材名称胡葱子拼音Hú Cōnɡ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胡葱的种子。功能主治食着诸毒肉,吐血不止,痿黄悴者,取子一升洗,煮使破,取汁,停冷,服半升,日一服,夜一服。摘录《中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