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刺节真邪

刺节真邪

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讨论了真气邪气,又分述了“刺五节”与“刺五邪”的针法,故名,介绍刺法中的五节(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和五邪(持痛、容大、狭小、寒、热)的发病规律及针刺方法,另方面,详述了真气的来源与功能。从邪气侵入人体的传变过程,说明真气过虚与邪气过胜而产生各种病变的原理。

猜你喜欢

  • 中节

    手足指(趾)的第二节。手足大指(趾)无此节。

  • 反治

    指和常规相反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亦称从治。参该条。《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医门法律》:“从者反治,辨之最难。

  • 枨(zhàng)后

    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 长珠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哮灵草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 对症选穴法

    指直接取用对某些症状有特殊疗效的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如牙痛取合谷,胃痛取三里,腰痛取委中;大椎退热,人中苏厥,四缝消积等。

  • 吴坤安

    【介绍】:见吴贞条。

  • 舌长

    病证名。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参见舌纵条。

  • 土白芷

    见《闽东本草》。为山矾根之别名,详该条。

  • 肺主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体内水道的通调有赖于肺气的肃降。《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参见肺主行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