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活人指掌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
病名。生于耳后摺缝间之疽。①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参发颐。多因三焦风毒,兼胆经火邪上炎而成,初起如粟,渐增肿痛,小者如杏,大者如桃。若红肿有头,发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若黑陷坚硬,抽痛引脑、颊及肩,不
出《新修本草》。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刊于1641年。系明·王肯堂《医镜》与明·蒋仪《药镜》二书之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自汗证之一。《证治汇补·汗病章》:“脾虚自汗,倦怠少食。”《医宗必读·汗》:“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见自汗条。
导引法。模仿鸟类动作的一种体操活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01年间)《庄子》有“熊经鸟伸”的叙述。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初年(公元前168年前)帛画《导引图》有“鹤□”、“鹞”等图。《后汉书·华佗
脊上三个穴位的合称。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哑门穴下1寸处一穴;陶道穴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十七椎下)一穴。主治脑脊髓膜炎,腰背神经痛等。各直刺0.5寸~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编《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即鼾声。睡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正常人属生理现象。病理性的可见于昏迷病人,痰阻心窍;或见于温热病人,热壅于肺,痰阻气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