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方经解

猜你喜欢

  • 豆渣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 十干

    十天干之简称。见该条。

  • 四叶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冻生

    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冻产。详该条。

  • 阴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市,见该条。

  • 南蛇竻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豆科植物南蛇竻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根或嫩茎叶。分布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苦寒。清热解毒,散瘀止痛。①治感冒发热,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煎服:9

  • 神效祛毒散

    《疡科选粹》卷四方。当归二钱,甘草节、皂角刺各五分,木鳖子一枚,炒僵蚕、炒穿山甲各一钱,大黄三钱,朴硝二钱,蜈蚣一条。后三味为末,前六味水、酒各半煎汤,空腹冲服。治便毒。

  • 胡桃肉

    出《海上集验方》。即胡桃仁,详该条。

  • 金匮玉函经二注

    书名。22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名为“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在自序中宣扬“事不

  • 尸疰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即尸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