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丁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六。即狐疝,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东医宝鉴》作外丘。即伏兔,见该条。
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是虫鼓也。”参见虫胀、虫积腹胀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履祥。休宁五城(今安徽休宁)人。弃儒学医,擅长针灸,在当地闻名。撰有《麻痘秘法》、《本草类方》等书,未见刊刻。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铅丹,详该条。
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之证。多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又伴见烦躁口渴、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