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明·武之望撰于1626年。108卷。武氏编完妇科专著《济阴纲目》后,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于男患者(所谓济阳)的医书,遂广参博搜,“汇集众编,别异比类,总以议论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分
医论著作。元·朱震亨撰于1347年。1卷。共有论文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
病名。出《素问·痹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详各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吴茱萸之简称,详该条。
男性外生殖器的一部分。简称茎,又名玉茎、茎物、阳物、阳事、溺茎。足三阴与足阳明之经筋均聚于阴器。《医学入门·疝》:“筋疝,阴茎肿胀。”
十二地支之简称。详该条。
指纹弯向中指旁,主外感风寒类病证(见《医宗金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即髌骨脱位。详脚膝出臼条。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