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丝绵

丝绵

药材名称丝绵

拼音Sī Mián

别名绵(《本草拾遗》),蚕绵(《医林纂要》)。

出处《纲目》

来源为用蚕茧下脚经精炼、扯松的制成品。

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痔疮,外伤出血,聤耳,冻疮。

①《本草拾遗》:"新绵一两,烧为黑末,酒下,主五痔。""衣中故绵絮主卒下血及惊(金)疮出血不止,取一握,煮汁温服之。"

②《纲目》:"绵灰主吐血,衄血,下血,崩中,赤白带下,疳疮,脐疮,聤耳。"

③《医林纂要》:"烧灰存性敷冻疮,补龟裂。"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入散剂,0.5~1钱。外用:烧存性研末撒或调敷。

复方①治吐血,衄血:好绵烧灰,打面糊。入清酒调服之。(《普济方》)

②治肺损吐血:新绵(烧灰,研)、黄明胶(炙燥,捣末)。上二味等分,研匀。每服一钱匕,临卧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绵胶散)

③治吐血、咯血:新绵一两(烧灰),黄明胶(炙令燥)、黄柏(去粗皮,蜜炙,为末)各一两.上三味细研。每服一钱匕,地黄汁、糯米饭相和调下,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绵灰散)

④治血崩不止:好绵、妇人头发(共烧存性)、百草霜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或加棕灰。(《纲目》)

⑤治聤耳,脓血出不止:故绵烧灰为末,绵裹纳耳中。(《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浆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浆包藤药材名称浆包藤别名大果链珠藤来源夹竹桃科浆包藤Alyxia siamensis Craib,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疟疾。用

  • 短柄南蛇藤茎叶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茎叶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

  • 金牛草

    药材名称金牛草拼音Jīn Niú Cǎo别名小兰膏、细叶金不换、细金草(《岭南采药录》),小金不换(《广东中药》Ⅱ),细金牛草、七寸金(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金牛草(广州部队《常用

  • 黑虎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虎七药材名称黑虎七别名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中华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去须根

  • 象胆

    《中药大辞典》:象胆药材名称象胆拼音Xiànɡ Dǎn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胆汁含胆酸,脱氧胆酸

  • 金樱子

    《中国药典》:金樱子药材名称金樱子拼音Jīn Yīnɡ Zǐ英文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别名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

  • 阿尔泰紫菀

    《中药大辞典》:阿尔泰紫菀药材名称阿尔泰紫菀拼音ā ěr Tài Zǐ Wǎn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的花或全草。 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

  • 败火草

    药材名称败火草拼音Bài Huǒ Cǎo别名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矮探春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humile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野藿香

    药材名称野藿香拼音Yě Huò Xiānɡ别名牙皮弯(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冠唇花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1.5米,全株有香气。茎四方形,被短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