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焦

三焦

六腑之一。是脏腑外围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分上焦中焦下焦三部。《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三焦手少阳经脉,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②温病学作为辨证纲领。《温病条辨》:“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于上焦,终于下焦。”③推拿部位名。用于治疗心气冷痛等症。①位于总筋穴与天河水穴之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②位于无名指中节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③位于中指中节的腹面(《幼科铁镜》)。④位于中指近端指骨的腹面(《推拿仙术》)。

猜你喜欢

  • 灸劳法

    见骨蒸病灸方条。

  • 双眼龙叶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叶之别名,详该条。

  • 肺主鼻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门户,鼻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须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若风寒袭肺,则鼻塞,嗅觉不灵;肺有燥热,则鼻干

  • 良方类编

    方书名。1卷。明·杨瑞集。刊于1531年。本书系将明·张子麒辑《新刊经验秘方》(共28方)、《方外奇方》(共24方)、李文敏辑《经验药方》(共13方)及杨氏附方(共5方)合刊而成。内容以经验成方为主。

  • 素女经

    房中类著作。成书年代及作者均不详。首见唐·甄权《古今录验方》所引,唐·王焘《外台秘要方》转录。书中通过黄帝与素女、高阳负问答形式,主要叙述房中禁忌及四时补益等内容。《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素女秘道经》

  • 神农本草经疏

    见本草经疏条。

  • 血肿

    病证名。指水肿以血瘀为主者。《丹溪心法·水肿》:“其皮间有红缕赤痕者,此血肿也。”多因瘀血留滞,血化为水所致。主要表现为四肢浮肿,皮肉间有红丝血痕,或妇女经水先断,后见水肿,少腹胀痛拒按,小便清长等。

  • ①气候、时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②证候、征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凡觉中风,必先审六经

  • 释住想

    【介绍】:见胡慎柔条。

  • 肘热

    证名。指肘部或肘前、后有发热感觉。《灵枢·论疾诊尺》:“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类经》五卷:“肘前,内廉也,手三阴之所行,故应于膺前;肘后,外廉也,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