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痧症全书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绵枣儿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十八方。熟地黄二两,泽泻、茯苓、山茱萸肉一两,延胡索、牡丹皮、牡蛎各一两二钱(一方有玄参,无延胡索)。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治瘰疬。
经外奇穴名,见竹杖条。
即骈指押手法,见该条。
【介绍】:见黄帝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物出产辨》。为山药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脓汁不尽,谓之脓漏。”即漏睛。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