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杂病》。又称吐清水。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详该条。
见舌鉴总论条。
书名。清·蒋宝素撰于1850年。全书分心、脾、肺、肾、肝五部,各部以病证分门,共43门,每门列举诸证以辨证处方。
①疮疡内托法之简称。见该条。②推拿手法。出《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用两手或一手将患处托起,有消肿散积作用,如托腹法。参见颠簸法。
见《幼幼集成》。即结舌。见该条。
①湿盛。《素问·阴阳别论》:“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②柔润、滑润。《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
见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条。
见针方六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