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块
病名。出《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瘾疹,见该条。
病名。出《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瘾疹,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方。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见该条。
病证名。指过食生冷油腻所致的痞块。《医林绳墨·痞块》:“有因好食生冷油腻而食所得者,名曰痞积。”证见胸中满闷,膈塞不通等。参见痞条。
病证名。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茴香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囟门下陷的证候。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作病理状态。如在慢惊、久泻之后,囟门显著下陷,甚至如坑的,则为囟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或因胎禀不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胡宪丰条。
《张氏医通》卷十:“儿出胞时,头必转向产门,自然正产。若无力转运,脚踏胞衣,脐肠先出,谓浪脐生。急令稳婆清理推入,稍俟气平,乘势就其脚下,不可推转久延。久则脐肠复下,复难收拾矣。”类似于臀足位分娩,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