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DU10。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别名肺底。属督脉。位于背部,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痈疽,疔疮;以及胆道蛔虫症,
经外穴名。即印堂。《千金翼方》:“曲眉穴,位在两眉间。”
即早晨空腹服药。详空腹服条。
病名。九积之一。指水瘀互结所致的积症。《儒门事亲》卷三:“癖积,两胁刺痛,三棱、广茂之类。”《医钞类编》卷九:“陈飞霞曰:癖者,血膜裹水,侧癖胁旁,时时作痛,时发潮热,或寒热往来似疟。故疟家多有此症,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狗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垣试效方》卷七。即润肠汤第二方,见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松塔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痛证辨证之一法。快与痛相对而言。指内有邪气实而作痛,外则不痛,表示邪实于里。《难经·四十八难》:“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出《本草纲目》。即小儿紧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