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起居、饮食失节,复为邪毒内侵而致。症为初起颈项肿块,疼痛寒热,日久化脓破溃,渗流脓水。宜内服连翘散。相当于颈部化脓性或结核性的窦道。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将瘟舌。舌红赤、光艳无苔,在温病多属营分热盛,在杂病多属阴虚火旺。参见舌红、舌绛条。
见《滇南本草》。即玉米须,详该条。
【生卒】:八世纪【介绍】:又作大乘和尚或摩诃衍。唐代僧人、医家。长期在西藏传授佛经,精通藏文,曾将译成藏文的中医书,加以综合归纳,编著《月王药诊》,是现存最早的藏医古代文献,对藏医学的发展及藏汉文化交
出清·亟斋居士《达生篇》。指胎产而言。因其为生人之始,故名原生。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培明条。
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