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陆懋修

陆懋修

【介绍】:

清代著名医家。字九芝。元和(原属江苏吴县)人。初业儒,以文学著名。家中世代知医,中年以后,致力于医,博览群书,尤精《内经》、仲景之学。治病主宗仲景之方,常奏良效。撰《世补斋医书》33卷(1866年),对医家著述上的抄袭和医疗思想多所评述,其中虽有中肯之处,但也有不少偏执之见。其所涉及运气、内、难、伤寒温病、妇等科,多为后世医家所重视。然在思想倾向上,由于过分推崇仲景,泥信五运六气,表现了较明显的保守倾向,如抨击王清任之亲见脏腑,是教人于杀人场上、腐骨堆中学医道,均属偏激之词。

猜你喜欢

  • 骨折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一般有截断、碎断或斜断。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如因骨本身患结核、

  • 钱良玉

    【介绍】:见钱瑛条。

  • 信期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一。指经期。

  • 红嫩无津舌

    全舌鲜红柔嫩而无津液。为阴虚之候,宜甘寒滋阴。若淡红者,为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若津干火盛者,为阴虚火旺,宜滋阴泻火(见《伤寒舌鉴》)。

  • 乌茶子

    见《天宝本草》。为乌桕子之别名,详该条。

  • 泻下

    即下法。详该条。

  • 曹鹏南

    【介绍】:见曹颖甫条。

  • 许智藏

    【生卒】:537~617?【介绍】: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因母疾,览医方,以医术名闻乡里,曾任梁、陈、隋之员外散骑侍郎(较高级的近侍官),隋炀帝每病,即请智藏诊治。年八十卒。

  • 斧头花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 蛔疳

    病证名。由蛔虫而引起的疳疾。出《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七。小儿脏腑虚弱,如饮食不洁,蛔虫感染,或喜食肥甘、香饵,损及脾胃,则湿浊不化,易生虫疾。症见腹中攻痛,时缓时止,呕吐清涎,腹胀,面色青黄,唇色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