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分不足、津血亏损的证候。阴虚则生内热,每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尿短赤,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须养阴清热。
出《灵枢·论勇》。指夏季阳热的气候。
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形容微微汗出之状。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阳桃,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清·徐大椿撰。1卷。刊于1736年。本书共辑《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100种,加以简要的注释,供初学参考。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出《名医别录》。为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从书条。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炽盛。症见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咽痛、性欲亢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即养阴解表。详该条。
见审视瑶函条。
见《儒门事亲》。为莲房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