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趺骨
跗骨的别名。详该条。
跗骨的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籍考条。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风。详见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即井疽。见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杨梅疮。详该条。
产科著作。1卷。清·黄阳杰编。刊于1798年。此书列保胎、保产、产后、保婴四章。强调胎前宜清心节欲、动静相宜;临产当遵《达生编》之“六字真言”;产后须舒情畅志、调护静养。最后详述接生方法及新生儿护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世英条。
病证名。《古墨九方》:“胎前眼泪不止,口鼻涕流,服四物汤或艾叶生姜煎汤。”
病名。即发于踝关节的附骨疽。《外科正宗》卷四:“穿踝疽,乃足三阴湿热下流停滞而成。初起内踝肿痛,痛彻骨底,举动艰辛,甚则窜及外踝通肿。有头者属阳,易破;无头者属阴,难溃。此二者初起寒热交作,宜服荆防败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始独立设科,参见十三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