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田云槎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将蛊毒分为蛊毒候、蛊吐血候、蛊下血候等。症状复杂,变化不一,病情一般较重。蛊毒可见于一些危急病证、恙虫病、急慢性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等病
八风之一。指从东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参见金疮肿科条、十三科条。
见医学问对条。
见《海南植物志》。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篇首论气为上膈之证,故名。内容从气为上膈、虫为下膈两方面作为讨论的纲领,着重阐述膈证中属于虫痛的病因、症状和疗法。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疔疮。见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无花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