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补肾

猜你喜欢

  • 鬼心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原注为太渊穴。《针灸大全》则指为大陵穴,今多从此说。

  • 收气

    秋令收敛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收气不行,长气独明。”

  • 四肢肿

    证名。水肿病证状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也称肢肿。又可因脾郁、气血不调而致。详结阳、皮水、肢肿等条。

  • 面疮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即面发毒。详该条。

  • 陈唐夫

    【介绍】:见陈尧叟条。

  • 山韶子

    见《桂海虞衡志》。即韶子,详该条。

  • 僆子

    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详双生条。

  • 猴局根

    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 漂摇草

    见《本草纲目》。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 大肠湿热

    指湿热蕴于大肠的病变。常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