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香散
即金蟾散第一方,见金蟾散条。
即金蟾散第一方,见金蟾散条。
【介绍】:见薛铠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本草音义》2卷,已佚。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灸大成条。
病名。指受寒所致咽喉生疮而失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咽喉生疮、冷闭,声不出者,秘传降气汤去陈皮加黄芩煎。”仍于喉下咽管口灸三壮即愈。
证名。见《脾胃论》卷下。指胸脘部痞塞胀满。多因气滞郁结所致。《古今医鉴·痞满》:“因忧郁气结于中脘,腹中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治用木香化滞汤、散滞气汤等。若心下痞满,壅滞不散,喘促不安,可用黄连
【介绍】:见华佗条。
古病名。见《时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经脉名。即足太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阴阳十一脉灸经》:“大(太)阴脉:是胃脉殹(也)。彼(被)胃,出鱼股阴下廉,腨上廉。出内踝之上廉。是动则病:上当走心,使复(腹)张(胀),善噫,食欲欧(呕),得后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