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通腑泄热的简称。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竹节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会条。
出《脉经》。即双胎,详该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菊苣之维吾尔族名,详该条。
指纹如水字的形状,多属脾肺阴伤(见《四诊抉微》)。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由寒气收敛腠理,阳气不能发越、怫郁而作。多在秋冬季节,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交春暖即愈。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外搽绣球丸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地骷髅,详该条。
骨名。又名心蔽骨、鸠尾骨。详鸠尾骨条。
病名。《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名肾虚泄。”详肾泄、肾虚五更泄泻条。